普陀山二日游
  • 7月15日上午,记者经朱家尖蜈蚣峙码头前往普陀山时,发现码头内等客的公交车、出租车停放在固定区域,游客进出井然有序,一度扰乱客运经营市场的“黑车”消失了,以往坐在候船厅外护栏上揽客、拉客的非法旅游从业人员也没了踪迹。普陀山管委会副主任金伟民告诉记者,这些变化缘于本月初推行的一体化监管模式。

      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普陀山全岛与朱家尖蜈蚣峙码头区域实行一体化管理,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肩负引领全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历史重任,普陀山管委会从落实新区发展规划入手,加快推进硬件建设、服务优化和全方位监管,开启了普陀山旅游集聚发展的新时代。

      突破瓶颈制约,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普陀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普陀山管委会每年都会安排大量资金建设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今年为例,全山计划投入1.3亿元,安排37个工程项目。然而,面对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和持续增加的香游客数量,普陀山旅游集散设施基础依旧存在空间不够、休闲功能不强的欠缺。

      今年4月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造成众多香游客一度滞留普陀山。尽管在市有关部门和普陀管委会通力协作下,普陀山旅游勉强通过了这次“大考”,但是这场大雾也折射出了普陀山相关旅游配套设施的一些不足。如广场空间不够大,一度造成拥挤;普陀山和蜈蚣峙码头泊位容量不均等,交通运力无法实现最大效率运行。

      7月15日下午,记者登上普陀山后看到,正山门广场一侧正在隔离施工,一个扩建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到下月底,广场将扩容1500平方米,里面还增设了休闲配套设施。普陀山管委会规划建设处处长干忠德介绍,在常规建设的基础上,管委会加大投入,在普陀山岛和蜈蚣峙码头同时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在普陀山一侧,除了正在实施的广场扩容工程外,广场东面还将扩建1500平方米,同时建设地下自行车停车场;正山门180米固定大码头将改造为3座40米浮动码头;码头栈桥将扩宽7米;正山门客运站将进行内部改造,进一步优化功能。

      在蜈蚣峙一侧,投入1.5亿元的客运大楼已进入招投标阶段;慈航广场、临时停车场将进一步优化交通线路并增设公厕等相关设施。

      整治旅游顽疾,一体化监管维护旅游金名片

      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功能的同时,普陀山管委会以蜈蚣峙码头等区域为重点,集中力量向旅游顽疾“开火”。7月1日起,由公安、城管、旅游、运管、卫生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组开始在码头区域整治流动摊贩、非法乞讨、非法营运、强行揽客、无证导游等各类不文明现象。

      在整治中,联合执法组一方面在现场加强管理,对各类不文明行为进行教育并驱离相关人员;另一方面从源头上堵截,告诫各宾馆、饭店等旅游业经营者不得派人前往码头等地揽客、兜售。普陀山公安分局副局长芮舟波介绍,截至目前,执法部门已查处了屡教不改的流动摊贩、非法行乞和强行揽客等违法行为近十起。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码头区域内交通秩序得以改观,且已基本清除流动摊贩、非法行乞人员和强行揽客人员。

      金伟民介绍,下一步,管委会将对普陀山和蜈蚣峙全面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推进品质普陀山、生态普陀山、文化普陀山、和谐普陀山建设,使普陀山旅游金名片熠熠生辉。在各景点、交通站场将继续广泛推行“三炷清香”文明进香观念。在普陀山,将引入品牌酒店、餐饮店,引导平价消费;在蜈蚣峙区域,将堵疏结合整治慈航广场上各类无证摊贩,引导摊贩进入固定场所规范经营,同时进一步优化交通管理。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