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二日游
  • 寺在白华顶左,光熙峰下,东揽琼涛波涌,西餐华顶云涛,寺前古樟茂林,荫翳蔽空,远眺金瓦辉映,近观巧构宏伟,堪称东海之名利,俗称后寺。寺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西蜀僧大智真融来礼洛伽,见此地峰泉幽胜,结茅以居,取名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郡守吴国安改额海潮寺。二十六年寺毁于火,殿堂室宇无复存者。二十七年重建,并钦赐“龙藏”一部。三十三年大智弟子如寿(天然禅师)、如光(宝莲禅师)等复增殿宇,次年敕赐护国镇海禅寺额,并再赐“龙藏”。
    四十年闰十一月尽毁于火,旋建复,崇祯十六年大殿又毁于火。清顺治三年僧明如于旧址建小殿三间,以供大士。康熙八年海寇作乱,寺又罹难。二十六年僧别庵主持再度兴建,二十八年钦赐帑金与普济寺同时修建。三十年始建圆通殿,以供大士,逾二年建大雄宝殿,以供诸佛。康熙三十八年玄烨南巡,遣使赉帑敕从速建成山中未完之工程。并赐御题“天花法雨”、“修持净业”额,改名法雨禅寺。雍正九年钦赐帑敕修,由是殿堂楼阁益臻完善,嗣后历朝各有修葺,寺貌愈壮观。法雨寺卧山挹海,巧运地形,划凿叠累,构成台地凡六层。层层宏宇,依势而建,循级而上,颇有步入天宫之感。旧志记载寺基广六十九丈,深六十二丈五尺,规方二百六十丈。
    今实测总占地面积为2.7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略小于上述尺寸,其主要殿阁及布局,仍保存清初遗制。法雨寺的整体布局是利用不同高度的台地,组成各具特色的院落空间,创出不同的气氛和感觉,并起到层层加强,重点突出的艺术效果。寺的入口处理,亦是别开生面,另具一格的。沿玉堂街至逸云庵折而东行,北过海会桥,穿古樟林,入天后阁,此为晚清时入寺主要通道。入阁折西进入第一层院落,沿南北中轴线正中为天王殿,高踞于4米的崇台之上,面对照壁,气势巍峨。天王殿两侧各辟山门,规划紧凑,尺度适中,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殿前为宽广月台,舒展宏敞,形成天王殿庄严肃穆的气氛,惜殿前庭院过大,反觉空旷。天王殿之前庭,原为二重,中轴线偏南原建有石牌坊一座,为四柱无楼形制,两侧连以复瓦墙垣,左右树旌杆,高挑宝幡,气氛庄严。照壁原为砖壁,雕制精美,上书梵文六字真言。前院为东西狭长的横向庭院,起到收敛俗念之效果。
    入坊,石板甬道直抵月台,两旁古樟成荫,院落相对缩小,且加强导向和仰视作用,得到崇伟的效果。加之两侧迭递错落的寺墙衬托,使院落空间更加灵巧。登石级,入山门,即第二进庭院,也是天王殿殿基的平面。庭院极窄狭,东西各建小殿三间,旧称三圣堂、龙王堂。院北为第二重台地的石砌挡墙,显得十分闭塞,产生压抑之感。转中拾级而上,为第三进庭院。院子纵深不过阔度的1/4。东西分别建有钟楼和鼓楼。北为石砌挡墙,高台石栏,古朴典雅。台上建有五间重檐黄瓦玉佛殿,殿宇庄重秀丽。南面围植罗汉松,枝繁叶茂。此庭院虽亦狭长,然因标高上升,南面视野舒展,反觉豁达。此种先抑后扬的空间划分手法,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恰当地反映了崇信者心理状态的需要,也是江南禅林建筑的地方传统特色。
    第四进庭院为本寺最大的院落,主体建筑——圆通殿就建于中央。圆通殿体形巨大,建于凸字形的台基上,月台宽阔,围以石栏,镌有二十四孝掌故,是浙江东南一带石刻手法。月台正中出垂带踏跺,中留御路,雕云龙图案,生动活泼(见图105)。圆通殿以其体形庞大,控制全寺。月台前两株逾百龄的古银杏,虬枝茂叶,荫蔽阶宇,干挺冠圆,生机昂然。殿之东厢为松风阁,西厢是水月楼。东西厢建筑依山势而建,上下沟通。其建筑形式为前出廊庑,上建骑楼,为江南民居中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在寺庙建筑中应用,既解决雨天活动需要,又给人们以肃穆而亲切之感受,也是内容与形式的巧妙结合。两厢建筑按昔日之排列:东面依次为松风阁、斋楼、香积厨、东禅房等。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