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二日游
  • 佛教由印度传人中原大地,却在中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被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三窟各具特色,窟窟不同,洞洞有别。莫高窟胜在广,云冈石窟优在雄,而洛阳的龙门石窟则以其雕刻精湛而举世知名。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阙,所以又被称为“伊阙”。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道,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便选择此处开凿石窟。
    据说古时候,龙门的东西两山是连在一起的。在山的西南边有一个大大的湖泊。伊水滔滔不绝地注入,那湖泊也不断加大,吞没了沿岸的农田和村庄,人们只好背井离乡,跑到四周的山上避难。后来,大禹治水来到了这里。他登上高高的山峰仔细地观察地形后,就扛着大斧来到龙门山,一斧子把山劈开了一道沟槽,两山夹一沟,恰如墙上开了一个门洞,滚滚洪水从这里穿门而过,流入黄河。从此,湖水消退了,只有中间那条长年流淌的伊河,静静地滋润着河两岸平坦肥沃的良田。
    历史上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前后,后来,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石像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有的高达l7.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外还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件。
    宾阳三洞是龙门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三个洞窟,雕刻用工最多,花费时间最长,它精雕细琢手法细腻,风格独特,内容繁富。宾阳中洞为三洞之冠,最初由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做功德而仿照云岗灵岩寺营造的,历时24年,雕像完整,富丽堂皇。窟内雕有三世佛,主像为释迦牟尼,高8.4米,气度闲雅,目秀眉清,眼若纤月,鼻翼丰满,嘴角挂着一丝微笑,雍容而超脱。中洞之内除圆雕外,还有四层浮雕,第一层为“维摩变”,第二层为“佛本生”,第三层为“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像”,内容广泛,人物繁多,雕像风格迥异,雕刻技艺娴熟,表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为高超的创造能力。万佛洞是一座唐代洞窟,开凿雕刻于公元680年。该洞主佛阿弥托佛,端坐于莲花须弥座上,大度雍容,稳重沉静。佛像的背后石壁雕有四朵莲花,每朵莲花上有一位菩萨,皆若妙龄少女,有的端庄清丽,有的秀美天真,有的在游戏玩耍,形态各不相同。洞顶莲花周围刻有记载时间事迹的文字。立在佛旁护卫的两个力士怒目而视,握拳如锤,强健威猛,孔武有力。南面石壁上有一位观音体态丰盈,左臂下垂,手端净瓶,右臂上弯,轻持拂尘。略鼓的腹部微微扭动,头部稍稍倾斜,曲线优美而富于节奏,姿态生动,含蓄端庄,属于龙门造像中的精品。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汗水雕刻了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伟大艺术品,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当我们来到龙门石窟,不仅为古人那精湛的技艺与出类拔萃的丰富想象叹为观止。时间可以抹去历史的痕迹,但永远也抹不去智慧的印记。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