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二日游
  • 灞桥本名为霸桥,位于古城西安东。说起灞桥,就自然会令人想到灞水。灞桥横亘于灞水之上,灞水与灞桥相依相衬,在历史上都颇负盛名。
    灞水本名为霸水,是渭水的支流,它源出陕西省蓝田县东秦岭北麓,为关中八川之一。据《水经注•渭水》记载,灞水最早称为滋水,秦穆公时更名为霸水,以显其霸功。灞水也因“灞上”而闻名史册。“灞上”最早也称“霸上”,因地处灞水西高原上而得名,是古代咸阳、长安附近的军事要地。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便是在此大破秦兵的。刘邦于汉王元年(前206)九月,率军绕过蛲关向秦国进攻,在蓝田之南打败秦军,接着到蓝田又大破秦军。十月,刘邦进抵咸阳东郊灞上,此时,秦王子婴被迫“素车白马”,献出玺印向刘邦投降,至此,秦王朝灭亡。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秦穆公在灞水上搭建木桥,称为“霸桥”。《三辅黄图》记载,王莽地皇三年(22),“灞桥灾,数干人以水沃救不灭”,于是,把灞桥改名为“长安桥”。后又恢复“灞桥”称谓。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在灞河上另外又新建了一座石质桥。原来的木桥便渐渐荒废。灞桥在宋、元以来屡有修葺,元代时,桥长80余步,15孔。后因灞水东徒,桥址有所更易。总之,灞桥历经各代的变迁,几经风雨的侵袭,多次废毁,又多次重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灞桥,是在清代修建的基础上所改建的。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对灞桥进行了改建,用巨石建造,桥长150丈,宽3丈余。新中国成立后,对灞桥又进行了改建,在原桥的基础上,将原石板桥改为钢筋混凝土桥,现桥宽为10米,桥上可行驶重型汽车,两旁还各留1.5米的入行道。今天,昔日古桥已旧貌换新颜。
    古代的灞桥,地理位置十分显要。《雍录》载:“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而入出蛲、潼两关者,路必由之。”今天,灞桥仍是连接关中与关东、八百里秦川与中原大地重要的交通纽带。
    不过,今天的人们熟悉灞桥,更多的恐f白是源自唐诗。在那个诗的时代,诗人们出入、居住京城,自然少不了吟及这“长安冲要”的灞桥。诗人王昌龄曾在《灞桥赋》中以“若长虹之未翻”来赞美灞桥的壮丽风姿。只是灞桥这一“长虹”,牵系历代文人骚客诗魂的更多之处在于它自古以来是一送别之地。《三辅黄图》记载道:“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到了唐代,还在灞桥上设有驿站,当时称为“滋水驿”,或“灞亭”。《开元遗事》记载道:“灞陵有桥,迎去送,至此黯然,故人呼为‘销魂桥’。”因此,“灞桥”、“灞水”这些字眼本身也就带上了离别的色彩。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灞陵行送别》抒发了灞陵亭送别时面对浩浩灞水的伤情悲怀: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自古以来,灞桥附近遍植翠柳,《西安府志》载:“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因此, “灞柳风雪”被列为关中八景之一。古代送别时,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柳”与“留”谐音,于是便借物表达惜别之情。因此,灞桥送别之时,灞桥两岸那依依低垂、裱绿繁茂的杨柳便寄寓了人们无限的惜别之情。因而“灞柳”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在古代诗词中: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清丝扫路尘。
    (杨巨源《赋得灞桥柳留辞郑员外》)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柳永《少年游》)
    灞桥送别,曾令多少人为之黯然销魂;灞柳依依,又牵动了多少文人的悲怀愁绪。正是由于灞桥的存在,才有了那留芳百世、扣人心弦的诗篇,也才有了那令人心旷神怡的“灞柳风雪”的美景。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