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二日游
  • A班:普陀山二日游:

    杭州到普陀山 散客跟团旅游天天发班

    专线旅游联系电话:0571-88190083

    2022年7月价格:非周末:420元 周末:450元 

    第一天: 早杭州市区内接游客,7:40乘旅游车赴舟山朱家尖码头,途中可车览舟山跨海大桥,抵达朱家尖码头地接导游接团后坐轮渡赴海天佛国普陀山,游览普济寺(游览时一小时左右),游览普陀第一大寺院—普济寺(5元香火券),烧香许愿。西天景区:心字石、二龟听法石、梅福禅院,天下第一石盘陀石、观音古洞。 晚住普陀岛

    第二天: 早游览最有象征性建筑物——南海观音(6元香火券),紫竹林(5元香火券):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第二大寺院法雨寺(5元香火券),千步沙自由活动,远观海上大卧佛——珞珈山步行至普陀岛码头乘船往朱家尖蜈蚣码头,乘车回杭州,之后抵达火车站附近散团。

    B班:朱家尖、普陀山二日游:600元(非周末) 680元(周末)查看行程点击

    C班:普陀山、奉化三日游:900元(非周末)920元(周末)查看行程点击

    D班:朱家尖二日游:420元(非周末)580元(周末)查看行程点击朱家尖二日游

    E班:普陀自由行(大巴+住):280元(非周末)320元(周末)查看行程点击普陀山自由行

    F班:普陀山三日半自助游:570元(非周末) 620元(周末)查看行程点普陀山三日半自助游

    G班:桃花岛二日游:500元(周二、四) 580元(周六)查看行程点击桃花岛二日游

  • 在普济寺之西北,千步沙上侧的悦岭庵内。创于1962年,分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二个部分。馆内收藏全山珍贵文物千余件,其中包括明清皇朝的圣旨、玉印和来自两藏的佛像以及来自印度、日本、缅甸、南洋诸国的玉佛、梵文贝叶经、菩提树叶等。展品中有一座珍珠塔,系用3648颗人造珍珠,4328片人造翠片和无数彩色玻璃珠串编而成、造型之美,工艺之细,观者无不赞赏,1920年在巴拿马傅览会上荣获超级工艺奖。馆中陈列的
  • 云雾佛茶又名佛顶云雾,是一种野生茶树,生长在海拔300米高的佛顶山上,它不仅清香可口,而且能提神解乏。如在雨前采叶,以普陀山的泉水冲饮,可治肺痈、血痢。此茶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1915年在业界博览会上哲荣获奖状。现正打算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以满足爱好:舒的需要。
    南海紫菜是舟山群岛的著名海产品,生长在海边岩石上。无茎,全体扁平,长约一、二寸,呈椭圆形。边缘为波浪式,颜色有红紫、绿
  • 其实,小岛还是有不少值得留恋的地方,七彩滩就是其中的一个。它背依山崖屏障,面朝大海。呈弧形状开阔的石砾滩上,大大小小形状不规则的卵石随处可见,颜色也不尽相同。有红色、绿色、橙色、青色、紫色等,源头就是附近的火山砂岩,它含铁量高,又相互交叠。岩石经千万年海蚀、冲击,形成形状、大小、颜色各异的七彩石滩。崖壁上还有一幅幅天然“岩画”,也是小岛的一道独特风景。
    2005年。浙江大学组织地质
  • 自短姑道头至普济寺共长一点五公里,由白石铺成,宽敞而平坦,每隔一定距离配有雕刻荷花块石,既牢固又保持佛教色彩。路旁古樟参天,浓荫蔽日。中途有正趣亭,在正趣峰下,为清代康熙时所建。清代张超宗所写《正趣亭旧名坐坐亭》迠云:“孤亭坐坐夕阳斜,百折千重路转赊;山鸟似知来客意,连声啼上杜鹃花。”诗意清雅。《华严经》中载观世音菩萨为善财说法华,有正趣菩萨从他方世界来,一步能超刹尘世界,光明照处,—切
  • 舟山渔场是世界闻名的渔场之一,普陀洋面则是鱼群洄游的必经之路。冬春鱼汛,我国沿海六街二市的渔船,会集普陀洋,撒网捕鱼。届时千帆竞渡,樯诡连云。紧靠普陀山的洛迦山灯塔,是国际航道的重要航标,印刷在世界航海地图中的“普陀山”,随图扬名于全世界。普陀山的正东方,是邻邦日本。自唐代以来,从日本到中国的船只大都先停靠普陀山。明代《一统志》上记载:“往时高丽、日本、新罗诸国,皆由此道(即普陀山)以俟风信。
  • 普陀山为东海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孤悬岛屿,四周为海洋所包围。蓝色的海洋,金色的沙滩,构成了一幅天然图丽。岛东有著名的金沙、百步沙、千步沙,均长达数里,日光照耀,炫成金色。岛后有狠虎浪沙、小水浪沙、大水浪沙。有时千步沙海面夜潮发光,甚是奇观。沙岙以飞沙岙最大,长达三里许,原为浅海,日积成阜,此外尚有梵岙、后岙等五处。
  •   和尚接过白碗,不忙于解渴,却舀水洗烂脚,用手上的草药涂敷疮伤,脓血水遍地皆是,又脏又臭。老汉边看边气,尽量忍耐。和尚用毕,也不道谢,又一拐一跌地走了。和尚走后,老汉见白瓷惋和臭草药均丢在一旁,感到可惜,打算将白瓷碗洗净后再使用。就带着惋惜的心情去拾白碗。谁知就在此时,奇迹出现,白瓷碗中长出一朵白莲花,枯死的草药又重新抽芽复活!老汉方知和尚不是凡人,连忙去追赶,好不容易赶了一阵,才见和

  • 儿宝岭下,有一口仙人井,此井深丈余,口大如升,手中水色清美,大旱不涸,大涝不溢。提起这口井,还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在百步沙的北端山坡上,儿宝岭南面,有一位六十开外的老汉,住在一间小茅蓬里,依靠种地为生。老人勤劳简朴,为人心地善良,经常助人为乐。在老汉茅蓬旁边有一个水潭,大如面盆,是一个难得的水源。不仅老汉往日在此封水饮用,就是附近的居民,过路的香客,也在此担水、舀才喝。却说一天老